筆者自2013年起,專注於中、重度發酵茶的開發,先後採用種植於合歡山的青心烏龍、水仙、鐵觀音等三種茶樹,制作紅茶和中發酵的高山茶。
多年來觀察,重度發酵(氧化)的紅茶,不僅保留了輕發酵高山茶的山韻特色,更在適當的儲存環境(乾燥;適宜溫度;避免陽光,燈光直接照射等)與條件(容器;封裝;是否有放備長炭;茶葉品質等)下,持續後氧化(陳化),茶湯滋味,轉化為多層次,深邃的迷人風味。
猶記2017年,初次試作水仙紅茶,尚無法掌握工藝要點,成品苦澀,經過三年半儲存,依然不盡理想,深感挫折,誰知接近四年之際,突然驚豔蛻變,入口之後,餘韻不絕、堪當乾隆皇帝評書畫的【神品】,其中之過程,真是如人飲「茶」,苦樂在心。時到今日,因為製茶工藝已臻完備,第一年的茶已經非常可口。
茶葉陳化,因儲存環境與條件的差別,所以每一位收藏者的茶,經過時間的加值,絕對是獨一無二【我自己的茶】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