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(1)水的硬度
水的硬度(Water Hardness) 是指水中溶解的鈣(Ca)和鎂(Mg)礦物質的濃度。世界衛生組織(WHO)認為,水的硬度對人體健康不構成風險,相反,它可能是飲食中鈣和鎂的有益來源。
雖然目前沒有確鑿證據表明水的硬度會造成不良健康影響,但硬度過高可能導致結垢,容易在管道、熱水壺及設備中形成水垢,降低熱效率並可能造成機械損壞。而硬度過低(即“軟水”)則可能增加管道的腐蝕性。
水的硬度主要由水中溶解的鈣離子和鎂離子濃度引起,通常以碳酸鈣 (CaCO₃) 的毫克每升 (mg/L) 表示。根據碳酸鈣濃度,可將水的硬度分類如下 :
| 分類 | 碳酸鈣濃度 (mg/L) | 特性描述 |
|---|---|---|
| 軟水 (Soft) | 0 - 60 | 幾乎無硬度,易起泡,可能具腐蝕性 |
| 中等硬度水 (Moderately Hard) | 61 - 120 | 一般家庭用水常見範圍 |
| 硬水 (Hard) | 121 - 180 | 容易結垢,影響設備效率 |
| 很硬的水 (Very Hard) | > 180 | 明顯結垢,需要軟化處理 |
(2) 水的酸鹼值 (pH)
pH,用於衡量溶液的酸鹼度。天然水體的 pH 通常由二氧化碳–碳酸氫鹽–碳酸鹽平衡體系控制;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會降低 pH,而濃度降低則使 pH 上升。
溫度變化同樣會影響該平衡體系,例如純水在溫度升高 25°C 時,pH 約下降 0.45 個單位。
一般原水的 pH 範圍為 6.5–8.5。
pH 是決定水腐蝕性的重要參數。一般而言,pH 越低,腐蝕性越強。但腐蝕程度還受其他因素影響,如溶解氧、鹼度及金屬離子濃度等。
人體健康影響:
極端 pH 值可刺激眼睛、皮膚及黏膜。pH > 11 可加重皮膚病變, pH < 4 會導致眼睛發紅、刺激,pH < 2.5 時上皮組織損傷嚴重且不可逆。此外,pH 還可通過影響金屬腐蝕和消毒效率間接影響人體健康。
雖然 pH 通常不直接影響飲用者健康,但它是最重要的操作性水質控制參數之一。
(3) 水質對沖泡茶葉的影響
以下資訊來源 :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
沖泡用水之水質會影響茶湯中,總,個別兒茶素之含量及茶湯水色、香氣滋味之表現。在文山包種茶和高山茶,茶湯水色、香氣滋味表現較佳的沖泡水質皆具有 pH<7和總硬度低的特點,且茶湯中,總,個別兒茶素含量亦較高。
(甲)泡茶的理想水質,應介於微酸性到中性(酸鹼值pH 6.5-7.5)
1. 理想範圍(pH 6.5-7.5):接近茶湯本身弱酸性的pH值,能更好地呈現茶的色、香、味、韻。
2. 過鹼性(pH 7.5 以上):可能導致茶多酚氧化,使茶湯變深、鮮爽度差。
3. 過酸性(pH < 6.0):可能會加劇茶湯中某些物質的溶解,但對茶湯穩定性有影響。
(乙)泡茶的理想水質是軟水,(總溶解固體TDS值,約40-120ppm。TDS值越高,表示水中含有越多雜質與礦物質。高TDS值通常代表水較硬,礦物質含量也較高。)。
1. 軟水(0-60 ppm):適合輕發酵茶(如綠茶),能表現茶湯的清新與高揚香氣,但過低可能使滋味單薄。
2. 中等軟水(60-120 ppm):適合重發酵茶或重烘焙茶,能帶來醇厚飽滿的口感。
3. 硬水(超過120 ppm):水中礦物質過多,容易使茶湯變暗、苦澀,並影響香氣。
(丙)如何選擇水質
1. 過濾水: 可有效去除自來水中常見的餘氯和雜質,是居家泡茶最經濟實惠的選擇。
2. 礦泉水: 不同品牌礦泉水的礦物質含量差異很大,需謹慎選擇。 高TDS的礦泉水可能不適合泡茶。
3. 過度純淨的水: 極低TDS的純水缺乏礦物質,容易使茶湯顯得單薄、空洞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