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茶葉作為一種飲料,其飲用價值是透過水的溶解而實現,在茶葉沖泡過程中,水質的差別直接影響到茶湯品質的好壞,一般而言,泡茶用水,要用包含豐富礦物質的軟水。
唐朝陸羽《茶經》提到「其水,用山水上,江水中,井水下」;
明代張大復在《梅花草堂筆談》中亦談到:「茶性必發於水,八分之茶,遇十分之水,茶亦十分矣;八分之水,試十分之茶,茶只八分耳」。
可見水質對於泡茶的重要性,可能超過茶葉本身的品質,因此,建議消費者,沖泡高品質的茶葉時,盡量採用高品質的水。
坊間泡茶水種類
自來水或者過濾自來水: 最容易取得的生活用水
市售瓶裝礦泉水: 本地生產或進口
泉水(按照取水口高度): 高山泉水;平地泉水
筆者常用的合歡山山泉水(取水口高度,海拔2700公尺),在上段(鼻腔)中段(口腔)下段(喉嚨)的表現,都優於三種本地生產瓶裝礦泉水,以及二種進口瓶裝礦泉水。
瓶裝礦泉水,在中段(口腔)的表現優於過濾自來水。
使用鑄鐵壺或銀壺煮水,改善水質。
- 鑄鐵壺煮水,溫度和蓄熱效果明顯,水溫高,對老茶和高發酵熟茶,容易快速萃出茶感,茶湯厚重。
- 銀壺煮水,水質較軟,茶湯滑順。
- 筆者曾經把合歡山山泉水,用銀壺煮沸,茶湯整體細緻度,優於未經銀壺煮沸的合歡山山泉水,但如此沖泡數種高山紅茶時,很難分辨各種紅茶的特色。
各種泡茶水質,各有特色,表現自然有不同口感,而且消費者個人的喜好不同,以上謹供參考。
下列表格,包含三種常用來泡茶的礦泉水,以及合歡山山泉水,水中礦物質含量以及酸鹼值的對照表。
元智大學檢測數據中,註4,說明送檢的水樣,已超過一年的保存時限(實際已滿二年,水質仍然保持清澈,水桶沒有異物,如青苔,懸浮物)。
ICP-MS:指「感應耦合電漿質譜儀(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)」,是一種用於微量元素分析的技術。
(市售礦泉水為公開數據)
(合歡山山泉水為元智大學檢測數據)
| mg/L (ppm) | 悅氏礦泉水 | 統一水事紀麥飯石礦泉水 | 波爾天然水 | 合歡山山泉水 |
|---|---|---|---|---|
| 鈣 (Ca) | >= 0.96 | 6.4 - 20 | 8.0 - 18.0 | 31.8 |
| 鎂 (Mg) | >= 0.36 | 2 - 6 | 4.0 - 8.0 | 0.2 |
| 鈉 (Na) | <= 3.14 | 0.2 - 2 | 4.0 - 8.0 | 6.9 |
| 鉀 (K) | >=0.05 | 6 - 15 | 0.4 - 0.8 |
|
| 總固體含量(TDS) | 110 - 120 |
| 50 - 70 | 98.2 |
| 酸鹼值 (ph) | 6.0- 8.0 | 7.5 +- 1.0 | 7.0 - 8.0 | 8.1 |
| 註釋1 水源高度 |
|
|
| 海拔2700米 |
| 註釋2 |
|
|
| 必須煮沸以後飲用 |



